四川日報 2022年08月31日
省直部門(單位)定點幫扶一年間
省公安廳定點幫扶干部高航飛(左二)在道孚縣各卡鄉牧民家中走訪,實地檢查“三防一?!惫ぷ?,查看牧民生產生活情況。省公安廳供圖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樊邦平
截至目前
●省直部門(單位)共向受扶地協調投入3.7億余元幫助修建通組通戶道路、提升飲水質量和住房條件,投入1200余萬元資助7.4萬余名困難家庭學生,組織義診巡診780余次,捐贈價值1000余萬元的醫療器械物資。投入2000余萬元推進受扶地的農村廁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
●省直部門(單位)累計投入10多億元幫助受扶地建起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區,發展起光伏發電等產業,帶動4700余人就地就近就業,投入2.3億元發展大棚蔬菜、冷水魚等特色種植養殖產業,同時,幫助受扶地規范農村集體經濟組織478個
一年來
●省級黨政機關為受扶地落實交通、水利、旅游等行業項目20余個,爭取幫扶資金15億余元
●79所高校共派出教育、科技等專家團1200余人次,助力受扶地教育事業發展
●68家國有企業累計投入幫扶資金3.6億余元,實施幫扶項目322個,幫助1600余名涼山州易地搬遷安置點群眾就地就近就業增收
●省級金融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自籌資金885.9萬元,協調資金4.43億元,為受扶地投入產業項目64個
●全省衛生健康系統廣泛開展健康幫扶活動,累計為偏遠鄉村群眾辦實事254件,開展義診105次
“全鎮的產業基本上起來了,下一步的重點就是要繼續做好民生改善工作,要讓老百姓有更多獲得感?!?月23日,地處雪域高原的甘孜州道孚縣玉科鎮維科村的會議室內熱鬧非凡,這天,來自省公安廳的高航飛組織6家省直部門(單位)駐村干部齊聚玉科鎮,為下一步組團式聯合幫扶工作作出了部署。
平均海拔接近3900米的玉科鎮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這里發展相對滯后,尤其是教育、醫療事業還存在較大短板。2021年以來,得益于多家省直部門(單位)的定點幫扶,玉科鎮不僅發展起了現代產業,更在諸多民生事項中實現破題,村民的獲得感不斷增強。
放眼全省,玉科鎮的改變不是個案。2021年7月,在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后,“三農”工作的重心迎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歷史性轉變。在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省直機關工委會同省委教育工委、省衛健委、省國資委、省地方金融監管局等行業系統單位,緊緊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采取有力舉措,促進了各項幫扶措施在基層落地落實。
全力以赴做幫扶,用心用情促發展。一年來,省直部門(單位)在推進定點幫扶工作中開展了哪些探索,積累了哪些值得推廣借鑒的經驗,各受幫扶地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建機制
構筑定點幫扶“四梁八柱”
“擺脫貧困后,我們的工作重心就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按照《四川省省直部門和有關單位定點幫扶工作方案》等文件要求,今年的最后一個季度更要找準著力點,務必要完成全年目標任務?!苯?,阿壩州壤塘縣蒲西鄉伊里村召開 2022年定點幫扶季度工作部署會議,面對即將到來的最后沖刺季,四川省醫學科學院·四川省人民醫院派駐伊里村的干部李登科堅定地表達了今年的定點幫扶奮斗目標。
“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后,怎樣才能做好新一輪的定點幫扶工作?起初我心里也沒有底?!崩畹强?021年7月被確定為定點幫扶干部后,以完善的定點幫扶制度和規章為依托,迅速進入角色,打開工作局面。
建章立制,首先是優化調整幫扶力量。去年7月,我省將脫貧攻堅期內379個省直部門(單位)定點幫扶88個貧困縣的格局優化調整為342個省直部門(單位)定點幫扶68個脫貧縣,由市(州)自行組織幫扶另外20個原省級貧困縣的格局。省直部門(單位)積極落實幫扶任務,向全省68個脫貧縣派出608名駐村干部,切實幫扶426個村(社區)。
建章立制的關鍵是要形成完善的工作推進體系。為確保定點幫扶進入制度化軌道,省直機關工委牽頭制定了《四川省省直部門和有關單位定點幫扶工作方案》,配合省委組織部印發《四川省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管理辦法》等文件,明確了幫扶對象范圍和任務要求,并建立了完善的責任考核體系,推動各部門(單位)真幫實扶。
一年來,省直部門(單位)把定點幫扶工作納入本單位工作重點,運行發揮好“四位一體”幫扶工作機制,累計召開領導班子會、專題會研究幫扶工作1450余次,到受扶縣、受扶村調研指導工作1300余人次,形成了牽頭單位勇于擔當、參與單位協同發力的良好幫扶格局。
固基礎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8月22日,傍晚時分,樂山市金口河區永和鎮新樂村的村民吃過晚飯后,便三三兩兩來到當地濱河廣場,沿著G245國道散步觀景,享受金口河的夏夜美景。
“這樣的場景,以前想都不敢想?!毙聵反宕迕窳伟罾榻B,從前山上山下,大河兩邊都是黑壓壓的,連燈都沒有,多虧省交通運輸廳幫助村上發展起了現代農業,投入資金完善了基礎設施。
定點幫扶金口河區的省級牽頭單位省交通運輸廳,堅持“扶上馬、送一程”,啟動新一輪幫扶工作,制定交通規劃、支持項目建設、派駐幫扶干部、制定幫扶方案、助力產業發展,切實鞏固拓展了金口河區的脫貧攻堅成果。
“類似新樂村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笔≈睓C關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定點幫扶的重要內容,去年以來,針對受扶地基礎設施、教育醫療、人居環境治理等存在的薄弱環節,省直部門(單位)傾心傾力,筑牢受扶地區的發展基礎,支持受扶縣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切實改善了當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省直部門(單位)共向受扶地協調投入3.7億余元幫助修建通組通戶道路、提升飲水質量和住房條件,投入1200余萬元資助7.4萬余名困難家庭學生,組織義診巡診780余次,捐贈價值1000余萬元的醫療器械物資。省直部門(單位)投入2000余萬元推進受扶地的農村廁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
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也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內容。省委軍民融合辦針對幫扶地甘孜州雅江縣的緊迫問題——“林草防滅火”工作積極出力,為當地的林草防滅火監測預警等爭取先進技術支持,讓當地的年火災發生次數降到歷史新低。
去年以來,省直部門(單位)把定點幫扶工作與黨史學習教育緊密結合,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用實際行動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提升受扶地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截至去年底,省直部門(單位)共列出“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清單和服務清單1854項,結對幫扶困難戶7600余戶,投入1.6億余元資金,切實解決受扶地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
一年來,省直部門(單位)積極投入資金項目,不斷完善受扶地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人居環境,推動當地民生事項良性發展,讓當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抓發展
持續做好受扶地鄉村振興
“老羅,牛兒長得怎么樣了?”8月22日一大早,阿壩州金川縣觀音橋鎮觀音村駐村第一書記吳運秋和建設銀行四川省分行駐村干部晉松就走進村民羅立新家的院子,詳細了解他家養殖牛的生長情況。
羅立新是觀音村的一位養殖戶,以前由于缺乏資金,養殖規模有限。建設銀行四川省分行推出“第一書記振興貸”,為廣大定點幫扶干部開展駐村幫扶提供了有力的金融工具,吳運秋幫助羅立新辦理了貸款,羅立新買回了兩頭半大的優質奶牛。
擺脫貧困后,定點幫扶的重點就是要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基礎上,接續做好鄉村振興工作,這其中的關鍵,便是要幫助受扶地實現更好的產業發展。
省直機關工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突出產業發展,因地制宜抓幫扶,帶動群眾就業增收,去年以來,省直部門(單位)圍繞受扶地生態、文化、勞動力等資源,堅持因地制宜,科學謀劃,大力發展了特色產業,同時,持續加大文旅項目扶持力度和網絡平臺建設,通過引進龍頭企業,引導推動受扶地傳統農業轉型升級。
截至目前,省直部門(單位)累計投入10多億元幫助受扶地建起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區,發展起光伏發電等產業,帶動4700余人就地就近就業,投入2.3億元發展大棚蔬菜、冷水魚等特色種植養殖產業,同時,幫助受扶地規范農村集體經濟組織478個。聚力抓產業,各受扶地產業“造血功能”進一步增強。
省直部門(單位)還結合職能職責,分類施策抓幫扶,積極助力受扶縣發展建設。一年來,省級黨政機關為受扶地落實交通、水利、旅游等行業項目20余個,爭取幫扶資金15億余元;79所高校共派出教育、科技等專家團1200余人次,助力受扶地教育事業發展;68家國有企業累計投入幫扶資金3.6億余元,實施幫扶項目322個,依托在建工程和產業項目,幫助1600余名涼山州易地搬遷安置點群眾實現了就地就近就業增收。